芳华版《李二嫂再醮》剧照府上图片
【文艺院团保留剧目巡礼】
本年8月,在山东省吕剧院的百花戏剧艺术空间,由90后后生演员担纲的吕剧经典剧目《李二嫂再醮》正在上演。剧中“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”“战场上好音讯连连不停”等脍炙东谈主口的经典唱段,引得台下不雅众连连叫好。这部作品首演于1951年,是山东省吕剧院的保留剧目,于今上演已逾5000场。1955年9月,《李二嫂再醮》进京上演,其浓厚的生涯气味、个性显着的东谈主物塑造,向纷乱不雅众展示了吕剧这一年青剧种的魔力。在70年后的今天,其创作劝诫对当下戏曲当代戏立异发展仍有弥留价值。
适时而作,为吕剧剧种发展带来机会
1950年5月1日,《中华东谈主民共和国婚配法》认真颁布,催生了一批合营宣传新婚配法的文体艺术作品,《李二嫂再醮》即是其中之一。吕剧《李二嫂再醮》改编自同名中篇演义,演义论说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年青寡妇李二嫂,粉碎封建礼教旧习,勇敢追求个东谈主幸福的故事。演义出书后获取大齐好评,为吕剧改编提供了细密的基础。时值中华东谈主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戏曲改良正在寰宇领域内实施,用戏曲格式编演一部当代戏成为期间需要。那时的山东省处所戏曲商议室便聘用了演义《李二嫂再醮》进行改编试演,历史配景和期间需求相契合,吕剧《李二嫂再醮》应时而生。
《李二嫂再醮》在创作新剧目反应实验生涯、发扬期间精神方面可谓先行一步,占得先机。1951年4月,该剧在山东省第一届文体艺术代表大会上首演,赶紧引起关心。5月,政务院颁布的《对于戏曲改良职责的指令》中,明确建议:“处所戏尤其是民间小戏,格式简便活泼,容易反应当代生涯,而且也容易为民众领受,应异常加以深爱。”1953年11月,该剧经过尽心加工和完善后在济南大不雅园恢弘上演,盛况空前,原来策动上演4场,最终加演至54场。一时之间,“李二嫂”成为好多农村妇女冲破封建拘谨、争取女性摆脱解放的榜样。在1954年9月的华东区戏曲不雅摩上演大会上,该剧一举获取脚本一等奖、演员一等奖、导演奖、音乐改良奖等多项荣誉。
1955年9月,该剧进京上演。在随后由文化部与中国剧协连合举办的茶话会上,与会行家和文艺职责者以为该剧具有浓厚的生涯气味,东谈主物塑造个性显着,天真展现了新的期间精神风貌,擢升了吕剧的艺术品性,对于处所戏曲的立异发展具有弥留的示范意旨。1957年2月,该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,影片荣获往时电影百花奖,使吕剧的传播领域进一步扩大,果然作念到了人所共知。
从省内上演的惊艳登场,到华东区不雅摩上演赢得平凡闪耀,再到进京讲述上演激励国度指引东谈主和业界的详情和赞赏,《李二嫂再醮》的奏凯具有历史意旨。它以深刻的想想内涵和深湛的艺术贯通,成为吕剧当代戏的里程碑,更成为戏曲当代戏经典化的奏凯典范。
将严肃主题融入诙谐艺术,颤动不雅众心灵
吕剧《李二嫂再醮》在叙事神色上精巧地利用了寓庄于谐的手法,将严肃主题融入消弱诙谐的艺术贯通格式之中,不仅使作品愈加天真真理,也更好地传达了新婚配法的精神内涵,颤动了不雅众的心灵。
行动一部反应新婚配不雅念的戏曲作品,《李二嫂再醮》的戏剧冲突假想精巧,丝丝入扣。李二嫂在追求摆脱婚配的谈路上,不仅有来自婆婆“天不怕”和村中恶棍李七的成心刁难和拆伙,还有来自怀有维握想想的村民的不睬解,以及她我方内心的矛盾和抗争。同期,李二嫂的爱情对象张小六也受到封建想想和个东谈主特性的拘谨,不敢表白爱情,使得李二嫂在情谊萌动时更显屡败屡战。从家庭里面的婆媳矛盾,到社会外部的不雅念冲突,再到李二嫂与张小六之间迟迟未能挑明的爱情磋磨,戏剧冲突层层递进,悬念建立牢牢收拢不雅众的提神力。不雅众在关心李二嫂气运的同期,也被剧中东谈主物的情谊所打动。
李二嫂的成长曲线,不仅呈现了她个东谈主气运的更始轨迹,更呈现了剧作的基本结构和情谊内核。行动中枢东谈主物,李二嫂在不同场景中展现出丰富而精致的情谊档次:在婆婆面前,她压抑而歧视,降志辱身却又不宁愿气运的搬弄;在张大娘面前,她宽绰大方,展现出女性的毅力与乐不雅;在张小六面前,她欲说还休,憨涩中带着对爱情的渴慕;在姐妹们面前,她又显得严慎防范,或许内心的艰深被轻佻发现。这些复杂而真实的情谊,全面立体地呈现了一个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农村妇女,如安在新社会的感召下轻佻醒觉,最终成长为追求摆脱婚配的孤苦女性。剧中其他东谈主物形象也作念到了个个水灵天真,赋予作品矍铄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。如张小六教练可儿,从在爱东谈主情前焦躁害羞到主动追求爱情,其特性更始真实果然。婆婆“天不怕”的阴恶与滑稽,使她具有传统戏曲中彩婆子的典型特征;李七的自利与鄙陋,则宽裕合乎戏曲丑行的言行特色。这两个丑角形象,为故事增添了诙谐颜色。在“天不怕”撒野耍赖、共计小利的行为中,暴夸耀她封建不雅念的失误性;李七怯懦、谋略和顽劣的行为,与“天不怕”酿成互动,强化了笑剧成果。同期,剧中正面形象也展现出庄谐相生的笑剧特征。妇女主任与丈夫的对话、邻居小青与李二嫂的磋议等,齐让东谈主忍俊不禁。
《李二嫂再醮》在音乐唱腔上以传统为根基,以东谈主物为中心,作出了斗胆立异。初期排练经由中,该剧曾出现音乐体制不长入的问题,存在评剧、单弦、一勾勾等音乐杂陈景况,难以塑造深刻的东谈主物形象。在以张斌为代表的作曲家的共同奋力下,确立以四平、二板为主体、兼唱部分曲牌的音乐形状,为吕剧音乐体制的模范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剧中唱腔紧随东谈主物的情谊变化而假想,四平主抒怀,二板主叙事,再加上对节律快慢的把控,音乐紧密合营戏剧节律,邃密入微地展现了东谈主物情谊的不同档次。如前五场,李二嫂在封建礼教带来的压抑氛围中,以哀婉悠长的四平慢板倾吐内心沮丧与无奈;后四场,跟着朝阳初现,李二嫂的心理不停发生变化,唱腔轻佻从四平慢板过渡为明快的四平中板、心理澎湃的快四平及节律显着的二板。同期,该剧阐述东谈主物特性需要,聘用性地化用某些曲牌。举例,为丑角“天不怕”等东谈主物的唱段融入了一些诙谐活泼的曲牌元素,既杰出了东谈主物特性,又使音乐格调在长入中富饶变化。剧中多个脍炙东谈主口的经典唱段,旋律优好意思,易学易记,深受不雅众喜爱,股东了该剧的平凡流传。
深扎生涯的艺术实践成就70余年长演不衰
《李二嫂再醮》的成就不仅源自历史配景和期间需求的紧密契合,更源自剧团深扎生涯的艺术实践和不停追求超卓的高出精神。在该剧进京上演70年之际,回来其在契合期间需求的基础上对艺术性、子民性的追求,对今天的戏曲当代戏创作仍具有鉴戒意旨。
吕剧艺术家郎咸芬运行饰演李二嫂时惟有17岁,1952年,在初次彩排时,她因衰退农村生涯的真实体验而受到质疑。为了管制这个问题,团指引安排练员们深入博兴县闫家坊一带,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。郎咸芬更是搬到了一位与李二嫂履历不异的刘大嫂家中,躬行体验了纳鞋底、摊煎饼、推碾子、拉碌碡等农村平淡劳顿,最终完成了从“城市学生”到“农村大嫂”的更始。于今,李二嫂的献艺者从林建华、郎咸芬、吴萍、高静、吕淑娥到80后的杨晓梅、90后的李佳欣等,已历经七代传承。2023年,在建院70周年之际,山东省吕剧院启动了芳华版《李二嫂再醮》排练工程,剧组演员均为90后,年青演员仍保有深入农村体验生涯的传统。复排经由中,老一辈吕剧艺术家口耳相承,剧团同步原汁原味地纪录剧目的献艺动作、舞好意思、音乐、服装等,并将其裁剪成书,为剧目传承留住珍重府上。
《李二嫂再醮》将传统的戏曲元素与当代的贯通手法相伙同,在剿袭传统与改良立异之间找到了完好的伙同点。献艺上,该剧精巧地将生涯化动作与戏曲献艺程式相伙同,在纳鞋底、抢麦子等生涯动作中融入前扑、后仰、踮脚、屁股座子等传统戏曲程式。这种处理神色幸免了“话剧加唱”的问题,契合了戏曲艺术“有声必歌,无动不舞”的好意思学条款,展现出传统与当代完好交融的艺术魔力。音乐上,《李二嫂再醮》不仅传承独立异了吕剧的基本板式,精巧地保留了化妆扬琴“以说代唱、说唱相间”的传统说唱艺术,还一心一力,接收了河北梆子、京剧等昆玉剧种的精华,丰富了吕剧的音乐贯通力,奠定了吕剧的音乐体制。这种既秉握对传统的真切尊重,又敢于设备立异的艺术理念,为面前戏曲艺术的创作实践确立了典范。
这些元素共同成就了《李二嫂再醮》的经典魔力,不仅对现时戏曲当代戏的创作实践具有鉴戒意旨,也为戏曲艺术的握续茂密发展提供了珍重的启示。
(作家:周爱华葡萄京娱乐网站app官网,系山东艺术学院教练、山东省文艺评述家协会副主席)